时间: 2025-04-23 19: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01:54
犯怵(fàn ch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感到害怕、胆怯或不安。它通常用来描述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陌生情况时的内心反应。
犯怵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犯怵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可能在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和含义可能有所扩展。
在中国文化中,犯怵可能与传统的“勇敢”观念相对立,强调在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状态。社会背景中,犯怵可能与个人的成长、教育和心理健康有关。
犯怵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如紧张、不安和恐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未知和危险的情况。
在个人经历中,犯怵可能出现在面对重大考试、公开演讲或新工作环境时。例如,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时,我感到非常犯怵。
在诗歌中,犯怵可以用来描绘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夜深人静,星光稀疏, 心中犯怵,思绪纷飞。
犯怵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的画面和紧张的音乐,如恐怖电影中的场景和配乐。
在英语中,犯怵可以对应词汇如“apprehension”或“nervousness”,但这些词汇在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
犯怵是一个描述内心恐惧和不安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法。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个人情感和心理状态。
1.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
2.
【怵】
(形声。从心,术声。本义:恐惧,害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怵,恐也。 、 《广雅》-怵,惧也。 、 《庄子·应帝王》-劳形怵心者也。 、 张衡《西京赋》-怵悼栗而耸兢。 、 《孟子·公孙丑上》-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组词】
怵栗、 怵悸、 怵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