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3:26
“不犯”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不触犯、不违背。它通常用来表示不违反规则、法律、道德标准或他人的权益。
“不犯”由“不”和“犯”两个字组成。“不”表示否定,“犯”原指侵犯、触犯。在古代汉语中,“犯”常用于军事或法律语境,如“犯境”、“犯法”。随着语言的发展,“不犯”逐渐泛指不违反任何规则或标准。
在**传统文化中,“不犯”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相契合,强调个人行为应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仍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不犯”给人以正直、守法的正面形象,联想到的是一个有责任感、值得信赖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提醒自己“不犯”小错,无论是工作还是与人交往,都力求做到最好,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麻烦。
在诗歌中,“不犯”可以用来表达对纯洁心灵的赞美:
心如明镜台,不犯尘埃来。
在英语中,“不犯”可以对应为“not violate”或“not break”,但其使用语境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不犯”是一个强调遵守规则和道德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重要的应用。通过对“不犯”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个人行为中体现这一原则。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