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3:10
犯禁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违反禁令或规定,做了不被允许的事情。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负面色彩,暗示行为的不当或违法。
在文学中,“犯禁”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角色挑战社会规范或权威的行为,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冲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日常对话,表达某人做了不该做的事。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犯禁”可能特指违反了特定的法律或规章。
同义词:违规、违法、触法、犯法 反义词:守规、遵法、合法、合规
同义词之间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强调点不同,例如“违规”更侧重于违反内部规则,而“违法”则明确指向违反法律。
“犯禁”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犯”意味着侵犯或触犯,“禁”则指禁令或禁止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具体指涉的对象和严重程度可能有所变化。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中,“犯禁”可能与道德或**禁忌相关,而在现代社会,它更多与法律和规章的违反联系在一起。这个词的使用往往反映了社会对于秩序和规范的重视。
“犯禁”一词通常带有一种紧张和危险的情感色彩,可能让人联想到冒险、挑战权威或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这种联想可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或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可能引起对后果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某人因为犯禁而受到惩罚的情况,这提醒我们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例如,在学校中,学生因为抄袭而犯禁,最终受到了学校的处分。
在诗歌中,可以将“犯禁”作为一种象征,代表对传统和束缚的挑战:
在禁忌的边缘,我舞动着自由的翅膀, 犯禁的心,跳动着不羁的旋律。
视觉上,“犯禁”可能让人联想到警戒线、监狱或法庭等图像。听觉上,可能与警报声、审判的锤声或警告的语气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犯禁”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违反规定或禁令——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reak the law”或“violate a rule”。
通过对“犯禁”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帮助我们识别和讨论违反规则的行为,也反映了社会对于秩序和规范的维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犯禁”可以增强我们的话语精确性和表达深度。
1.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
2.
【禁】
(形声。从示,林声。本义:禁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禁,吉凶之忌也。 、 《周礼·秋官》。注:“禁所以防奸也。囿人掌囿游之游禁。”-使帅其属而掌邦禁。 、 《礼记·曲礼》-入意而问禁。
【组词】
禁条、 禁肉、 禁忌日、 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