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3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33:15
“不可侵犯”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某物或某人不能被侵犯、干扰或伤害。它通常用来描述权利、领土、尊严或个人空间等,表示这些是受到保护的,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侵犯。
在文学中,“不可侵犯”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某种精神状态,如“他的自尊心是不可侵犯的”。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强调某人的私人空间或隐私,如“这是我的房间,不可侵犯”。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国际关系中,它可能指国家的主权或个人的法律权利,如“国家的主权是不可侵犯的”。
同义词:神圣、不可触碰、不可逾越、不可违背 反义词:可侵犯、可触碰、可逾越、可违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语境的适用性。例如,“神圣”更多用于**或高度尊重的场合,而“不可侵犯”则更广泛地用于法律和道德层面。
“不可侵犯”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复合词,由“不可”和“侵犯”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具体,如“不可犯”或“不可侵”。随着语言的发展,这种表达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中的“不可侵犯”,强调了保护和尊重的概念。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不可侵犯”可能与尊严、荣誉和法律权利紧密相关。例如,在一些传统文化中,个人的名誉被视为不可侵犯的,而在现代社会,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也成为了不可侵犯的权利。
“不可侵犯”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和尊重感。它让人联想到保护、尊严和法律的权威。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那时“不可侵犯”这个词就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我的感受和立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她的梦想是不可侵犯的,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视觉上,“不可侵犯”可能让人联想到坚固的堡垒或庄严的法庭。听觉上,它可能与庄严的音乐或法律宣言的声音相关联。
在英语中,“inviolable”是一个对应的词汇,它同样用来描述不可侵犯的权利或领域。在不同的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某些基本权利的保护和尊重是普遍存在的。
“不可侵犯”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传达了保护和尊重的概念,还体现了法律和道德的权威。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德国愿意停止反苏,愿意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联边疆的不可侵犯。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可】
3.
【侵】
(会意。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渐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侵,渐进也。 、 宋玉《风赋》-侵淫谿谷。 、 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渐进之貌。”-侵淫促节。
【组词】
侵润、 侵寻、 侵淫、 侵寻
4.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