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0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07:17
犯忌 的字面意思是指违反了某种禁忌或规定,通常是指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环境中,做了被认为是不恰当或不吉利的事情。
“犯忌”一词源自汉语,其中“犯”意味着侵犯或违反,“忌”则指禁忌或忌讳。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许多文化中,犯忌被视为严重的行为,可能导致社会排斥或惩罚。例如,在某些仪式中,特定的行为或言语被严格禁止,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被视为对神的不敬。
犯忌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错误、不适当或危险的行为。它可能引起人们对规则和界限的思考,以及对违反这些规则后果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无意中犯忌,比如在某个特定的文化节日中不小心说了不合适的话,这可能会导致尴尬或误解。
在诗歌中,犯忌可以被用来象征性地表达对传统或权威的挑战:
在禁忌的边缘,我轻轻一跃, 挑战那古老的规则, 用我的诗句,打破沉默的墙。
犯忌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的气氛、低沉的音乐或暗色调的画面,这些都是用来表达违反规则后的不安和后果。
在不同文化中,犯忌的含义和后果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自由和表达可能被视为更重要,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社会和谐和传统可能被赋予更高的价值。
犯忌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注意文化差异和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了解和尊重这些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
1.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
2.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忌,憎恶也。 、 《国语·晋语》-而忌处者。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不克不忌。 、 《国语·越语》-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
【组词】
忌恶、 忌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