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1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19:12
“愁眉苦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皱着眉头,眼神显得痛苦或忧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忧虑或痛苦而显得表情愁苦。
在文学作品中,“愁眉苦眼”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情感的表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看起来很不开心或忧心忡忡。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分析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人的情绪状态或面部表情。
“愁眉苦眼”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文化中,面部表情是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愁眉苦眼”这样的成语在描述人物情感状态时非常有用。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其情绪状态。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深沉的忧虑和无法言说的痛苦。它唤起的情感是沉重和同情,让人想要了解背后的故事并提供帮助。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看到朋友因为家庭问题而愁眉苦眼,我尽力安慰和支持他,帮助他度过难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愁眉苦眼映秋水,心事重重无人知。”
看到“愁眉苦眼”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描绘忧郁人物的画作,或是听到一首悲伤的旋律,如肖邦的《夜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ad face”或“a worried look”,但这些表达没有“愁眉苦眼”那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愁眉苦眼”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的情感状态。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情感表达方式。
只见那张太太愁眉苦眼的向他道:‘姑奶奶,你别闹了。’
玉林夫妇外面虽也在装作~,不能终日的样子,但心里却在私私地打算。
1.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2.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
3.
【苦】
粗劣 同: 盬
【组词】
苦盐、 苦功、 苦事
4.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