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44
“愁眉锁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的眉头紧皱,眼睛半闭,表现出忧愁或不悦的神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烦恼、忧虑或心情不佳而显得愁容满面。
在文学作品中,“愁眉锁眼”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情感的表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看起来很不高兴或心事重重。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分析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情绪状态或人物性格特征。
“愁眉锁眼”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描述了人的面部表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忧愁表情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面部表情被认为是内心情感的直接反映。因此,“愁眉锁眼”这样的成语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用以传达人物的情感状态。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挑战,却依然坚强面对的人们。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多次看到朋友因为学业或工作压力而愁眉锁眼。这时,我会尽力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缓解压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愁眉锁眼,心事重重,夜深人静,独对孤灯。”
看到“愁眉锁眼”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描绘忧郁人物的画作,或是听到一首悲伤的旋律,如肖邦的《夜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face long with sorrow”或“a face clouded with worry”,虽然不如“愁眉锁眼”那样形象生动,但也能传达相似的情感状态。
“愁眉锁眼”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人的情感状态。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汉语中对于情感表达的细腻和深刻。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的使用。
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的姿态为之一扫。
1.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2.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
3.
【锁】
(形声)。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组词】
锁管、 锁孔、 锁梃儿、 上锁
4.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