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3:53
“愁痛”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愁”表示忧愁、忧虑,而“痛”表示痛苦、难受。结合起来,“愁痛”指的是因忧愁而感到的深切痛苦或悲伤。
在文学作品中,“愁痛”常用来形容人物内心的深沉悲伤,如失恋、亲人去世等情境。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难过”、“痛苦”等更为通俗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情感状态。
同义词中,“悲伤”和“哀痛”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而“悲痛”则更强调痛苦的程度。反义词则完全相反,表达了与“愁痛”相对的积极情感。
“愁”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忧愁。“痛”字则有更早的记载,表示身体或心灵的痛苦。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深切悲伤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愁痛”常常与诗词、文学作品中的哀怨情感相联系,如李清照的词中常有这种情感的表达。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出现在个人日记或私人信件中,用以表达个人的深切感受。
“愁痛”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压抑。它让我联想到阴雨绵绵的天气、孤独的夜晚和无法言说的心事。这种情感可能会影响我的表达,使我选择更为含蓄和深沉的词汇来传达类似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亲人去世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愁痛”的含义。那段时间,我常常感到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和忧愁,这种感觉至今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愁痛”:
愁痛如潮涌,夜深人静时。
心随风飘散,泪落无声息。
视觉上,“愁痛”可能让我联想到灰暗的色调、模糊的影像和孤独的身影。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音乐、哀伤的旋律或是寂静的夜晚。
在英语中,“愁痛”可以对应为“sorrow”或“grief”,这两个词都表达了深切的悲伤和痛苦。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情感可能由不同的词汇来表达,但核心的情感体验是相似的。
通过对“愁痛”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承载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内心的情感,使交流更加丰富和深刻。
1.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2.
【痛】
(形声。从疒,甬声。疒(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痛,病也。 、 《易·说卦》-坎为耳痛。 、 《韩非子·喻老》-桓侯体痛。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身体痛。 、 、
【组词】
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 痛疾、 痛脚、 痛煞、 痛痹、 痛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