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1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18:09
“犯不着”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没有必要去做某事,或者做某事不值得。它表达了一种对某件事情的轻视或不屑,认为其不值得花费时间、精力或资源。
在不同的语境中,“犯不着”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犯不着”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犯”和“不着”两个词组成。其中,“犯”有触犯、冒犯的意思,而“不着”则表示不触及、不涉及。两者结合,形成了表示没有必要触碰或涉及某事的含义。
在**文化中,“犯不着”常用于表达一种豁达或超然的态度,尤其是在面对小事或无关紧要的事情时。它体现了一种对事物轻重缓急的判断,以及对个人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
“犯不着”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轻松和释然。它让人联想到一种不计较小事、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有助于缓解紧张和冲突。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犯不着”来劝解朋友不要为小事烦恼,或者提醒自己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犯不着”来表达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红尘滚滚,犯不着为谁停留,
心若止水,何必计较得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微笑着摆手,表示对某件事情的不在意。在音乐中,可以选择轻快的旋律,表达一种轻松和释然的情绪。
在英语中,“犯不着”可以对应为“not worth it”或“not worth the trouble”。这些表达在意义上相似,都表示某件事情不值得去做。
通过对“犯不着”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它在表达个人态度和情绪中的重要作用。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帮助我在生活中保持一种豁达和超然的心态。
1.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