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4:08
案牍之劳 的字面意思是指处理文书工作的辛劳。其中,“案牍”指的是文书、文件,而“之劳”则是指由此产生的劳动或辛苦。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从事文书工作的人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
在文学作品中,案牍之劳 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在处理繁琐的文书工作时的情景,强调其工作的枯燥和辛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法律、行政管理等,可能会更频繁地提及。
案牍之劳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案牍”一词在古代指的是官方的文书和记录,而“之劳”则是对这种工作的辛苦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文书工作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职业活动,尤其是在官方和法律领域。案牍之劳** 反映了这种工作的重要性和辛苦程度,同时也体现了对从事这类工作的人的尊重。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尊重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处理繁琐文书工作的人,他们的努力往往不被外界所见,但却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多次体验到案牍之劳的辛苦。无论是处理合同、撰写报告还是整理数据,这些工作虽然枯燥,但却是完成任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案牍之劳,日夜不息, 字字句句,皆是心血。 虽无华彩,却筑基石, 支撑着,那辉煌的舞台。
想象一个安静的办公室,灯光柔和,一个人坐在桌前,专注地处理着文件。背景音乐可能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专注和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paperwork toil" 或 "documentary labor",但这些表达在英语中并不常用,可能更多地使用 "administrative work" 或 "clerical labor" 来描述类似的工作。
案牍之劳 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它准确地描述了一种特定类型的工作辛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精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吾徒幸无~,且有休退之日,登高能赋,此其时乎?
1.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
2.
【牍】
(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 、 《史记·陈遵传》-与人尺牍。 、 《史记·游侠原涉传》。注:“木简也。”-削牍为疏。 、 《史记·周勃传》-吏乃书牍背示之。 、 杨修《答临淄侯笺》-握牍持笔。
【组词】
牍背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