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0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3:53
词汇“案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案籍”一词可以理解为“案件记录”或“档案资料”。其中,“案”通常指案件、**,而“籍”则有记录、登记的含义。结合起来,“案籍”可以指代与法律案件相关的记录或档案。
在法律专业领域,“案籍”可能指代法院或律师事务所中保存的案件档案,包括案件的详细记录、证据、判决书等。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历史**的记录或某个时代的文献资料。
“案籍”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案”和“籍”两个字组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记录和档案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变化,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
在传统文化中,记录和保存历史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案籍”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历史和法律记录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数字化和电子档案的普及,传统的“案籍”可能逐渐被电子档案所取代。
对于法律专业人士来说,“案籍”可能唤起一种严谨和正式的感觉,因为它与法律案件和正式记录相关。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词汇可能带来一种历史感和权威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案籍”这个词汇,但在涉及法律案件或历史研究时,了解和查阅相关的案籍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在创作中,可以将“案籍”用于描述一个神秘的历史档案,揭露一个古老的秘密或未解之谜。
想象一下,一个古老的图书馆,书架上堆满了尘封的案籍,翻阅时的沙沙声,这些都可以成为视觉和听觉的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案籍”的词汇,但类似的词汇如“case files”(英语)或“dossiers juridiques”(法语)可以表达类似的含义。
“案籍”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主要用于法律和历史记录的语境中。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和历史文献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这个词汇不常用,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