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9:23
案板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用于切割食物的平面工具,通常由木材、塑料或石材制成。它是一个厨房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用于准备食材,如切菜、剁肉等。
在文学中,案板可能被用来象征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或者作为烹饪艺术的象征。在口语中,案板是一个日常词汇,用于描述厨房活动。在专业领域,如烹饪和食品加工,案板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材质和大小都有特定的要求。
同义词:切板、砧板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考虑“桌面”作为非厨房用途的平面。
案板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案”(桌子)和“板”(平板)组成。在古代,案板可能由石板或木板制成,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现代案板材质更加多样,包括塑料和复合材料。
在中国文化中,案板是家庭和谐的象征,因为它与共同准备食物的活动相关。在社会背景中,案板的使用反映了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
案板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温暖和食物的香气。它也可能唤起对烹饪艺术的尊重和对食材处理的细致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案板是每个厨房的必备品。我个人在烹饪时特别注重案板的清洁和材质,以确保食物的安全和口感。
在诗歌中,案板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记录着每一道菜的诞生:
案板上的年轮, 见证了岁月的味道, 每一刀落下, 都是家的记忆。
案板可以让人联想到厨房的忙碌场景,切割食材的声音,以及食物的色彩和形状。
在不同文化中,案板的材质和形状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日本常用竹制或合成材料的案板,而西方国家可能更偏好硬木案板。
案板作为一个基本且重要的厨房工具,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也在文化和艺术中具有象征意义。了解案板的多样性和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简单工具的理解和尊重。
1.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
2.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