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两牍

时间: 2025-04-25 16:57:53

两牍

基础信息

  • 词语 两牍
  • 繁体兩牘
  • 拼音 liǎng

【两牍】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7:53

词汇“两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的文书制度。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两牍”进行深入分析:

基本定义

“两牍”字面意思是指两块木板。在古代,牍是指用来书写的木板,通常是长方形的,上面可以刻写文字。两牍则特指两块这样的木板,常用于指代官方文书或重要文件。

语境分析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两牍”常用来形容重要的官方文书或历史记载。在口语中几乎不使用,主要出现在文言文或历史文献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献学中,可能会提及“两牍”来具体指代某些古代文献。

示例句子

  1. 古代朝廷的诏令常以两牍的形式颁布,以示其重要性。
  2. 这部史书详细记载了两牍之间的往来,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
  3. 学者们通过对两牍的研究,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简牍、文书、文牍
  • 反义词:无具体反义词,因其特殊性,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反义词汇。

词源与演变

“牍”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书写用的木板。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牍”逐渐成为特定历史文献的代称,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古代**,文书制度非常严格,官方文件的传递和保存都有严格的规定。“两牍”作为官方文书的代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书管理的重要性。

情感与联想

“两牍”一词给人以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官方文书和历史记载,带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

个人应用

在现代生活中,“两牍”一词几乎不使用,但在学*古代历史或文献时,可能会遇到这一词汇,用以指代古代的重要文献。

创造性使用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历史的诗歌时,可以使用“两牍”来增添文学色彩:

古风悠悠,两牍之间,
记载着千年的沧桑变迁。
字字珠玑,句句铿锵,
历史的回声在耳边荡漾。

视觉与听觉联想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的书房中,两块木板静静地躺在书桌上,上面刻着古老的文字。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代古代文献或官方文书的特定术语,如拉丁语中的“codex”(手抄本),但具体用法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两牍”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文书制度和历史文献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

【两牍】的相关字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牍】 (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 、 《史记·陈遵传》-与人尺牍。 、 《史记·游侠原涉传》。注:“木简也。”-削牍为疏。 、 《史记·周勃传》-吏乃书牍背示之。 、 杨修《答临淄侯笺》-握牍持笔。
【组词】 牍背

相关问答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能声 能士匿谋 能士 能因 能品 能员 能否 能吏 能名 能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广 无所施其术 战斗员 绞丝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武结尾的成语 不负众望 皿字底的字 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妖歌曼舞 九流十家 墨绖从戎 回来 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正道坦途 斗字旁的字 磬悬 反犬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