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0:02
气愤填膺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愤怒的情绪填满了胸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愤怒,情绪激动到了极点。
"气愤填膺"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气愤" 指的是愤怒的情绪,"填膺" 则是指充满胸膛。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至今仍广泛流传,其基本含义和用法没有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表达愤怒和不满是一种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气愤填膺"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于正义和公平的重视,以及在面对不公时强烈的情感反应。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愤怒和不满。它让我联想到面对不公和背叛时的激动和决心,以及为了正义而斗争的勇气。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目睹了一起不公正的**,当时我感到气愤填膺,决定站出来为受害者发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当黑夜吞噬了光明,
我的心,气愤填膺,
誓要将正义的光芒,
重新点亮这世界。
想象一个愤怒的人,胸膛剧烈起伏,面部表情扭曲,这便是"气愤填膺"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愤怒的吼叫或激烈的辩论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oiling with anger" 或 "seething with rag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极度愤怒的情绪。
"气愤填膺"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
秦妈妈~,盯着徐义德。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愤】
(形声。从心,贲(bēn)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愤,懑也。 、 《楚辞·九章·惜诵》-发愤以杼情。 、 《后汉书·王符传》-志意蕴愤。
【组词】
愤切、 愤悁、 愤薄、 愤厥
3.
【填】
安定。 同: 镇
【引证】
《史记》-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
4.
【膺】
(形声。从肉。本义:胸腔,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膺,胸也。 、 《国语·鲁语》-无搯膺。 、 《楚辞·惜诵》-背膺拌合以交痛兮。 、 《楚辞·悲回风》-编愁苦以为膺。 、 《孔子家语·子夏问》-无拊膺。 、 清·袁枚《祭妹文》-旧事填膺,思之凄梗。
【组词】
膺门、 膺臆、 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