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2:43
气恼:指因受到挫折、不满或愤怒而感到心烦意乱、情绪激动。
气恼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气”和“恼”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情绪和烦恼。在古代汉语中,“气”常指情绪,“恼”则指烦恼或困扰。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表示情绪烦恼的词汇“气恼”。
在东方文化中,气恼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情绪,需要通过自我调节来控制。在西方文化中,表达气恼可能更为直接,被视为个人权利的体现。
气恼常带有一种压抑和爆发的潜在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紧握的拳头、紧皱的眉头或急促的呼吸。这种情绪的表达往往伴随着对某种不公正或不如意情况的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气恼可能出现在与他人的冲突或对某种不公平待遇的反应中。例如,当排队等待很长时间却被告知服务已结束时,可能会感到气恼。
在诗歌中,气恼可以被描绘为内心的风暴,如:
心中的风暴,无声却猛烈,
气恼如潮,涌动不息。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annoyed”或“frustrated”,德语中的“verärgert”,都与气恼有相似的情感表达。
气恼是一个描述情绪状态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恼】
(形声。从心,惱(nǎo)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
同本义。
【引证】
唐·卢仝《寄男抱孙》-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 、 《西游记》-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
【组词】
恼聒、 恼懆、 恼燥,恼躁、 恼悔、 恼闷、 恼烦、 恼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