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1:30
气数已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气数已经衰败”。这里的“气数”指的是命运或运势,而“衰”则表示衰败或衰退。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组织或个人的运势已经衰败,难以挽回。
“气数已衰”源自**古代的命理学说,认为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都有一定的气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衰败的情况。
在**文化中,气数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因此“气数已衰”常常带有宿命论的色彩。在社会变迁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描述那些无法适应时代变化而衰败的事物。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感觉,因为它暗示了一种无法改变的衰败状态。在表达时,常常带有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无力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曾经辉煌但现在已不再活跃的社交圈子,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昔日繁华如梦,
今朝气数已衰。
流水无情东去,
落花有意难回。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end of an era”或“declin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一种衰败和结束的意味。
“气数已衰”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对命运和运势的理解,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汉语中关于命运和衰败的表达方式,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文化理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
3.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鸡鸣不已。 、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德音不已。 、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组词】
不已
4.
【衰】
(会意。从衣,从冄(rǎn)。“冄”象草毛茸茸的样子。是“蓑衣”的“蓑”的本字。(suǒ)本义:蓑衣。)。
力量减退,衰落,没落。与“盛”相对。
【引证】
《素问·疟论》。注:“谓病衰退也。”-衰则气复反入。 、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组词】
衰末、 衰旺、 衰季、 衰废、 衰宗、 衰门、 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