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23:0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8 23:03:05
“气愤愤”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挫折或不愉快的事情而感到非常愤怒和不满的情绪状态。这个词汇强调了情绪的强烈和激动。
在文学作品中,“气愤愤”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情感的表达。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加直接和生动,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愤怒情绪。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情绪状态。
同义词:愤怒、恼火、愤慨、愤懑 反义词:平静、满意、高兴、愉悦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强弱,例如“愤怒”可能比“气愤愤”稍微正式一些,而“气愤愤”则更加口语化和生动。
“气愤愤”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情绪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愤怒通常被视为一种负面情绪,但在某些情况下,表达愤怒被认为是维护个人权益的一种方式。因此,“气愤愤”在描述这些情境时,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气愤愤”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火焰和爆炸,象征着情绪的激烈和不可控。这种联想可能影响我在表达类似情绪时的选择和方式。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服务不周到,我气愤愤地向经理投诉,最终得到了满意的解决。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适当地表达愤怒有时是必要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中的火焰气愤愤,燃烧着不公与不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面红耳赤,拳头紧握的画面,象征着“气愤愤”的情绪。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高声的争吵或激烈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urious”或“enrag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强烈的愤怒情绪。
“气愤愤”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愤怒的方式,它不仅描述了情绪的强度,还传达了情绪的动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准确传达情感非常重要。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愤】
(形声。从心,贲(bēn)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愤,懑也。 、 《楚辞·九章·惜诵》-发愤以杼情。 、 《后汉书·王符传》-志意蕴愤。
【组词】
愤切、 愤悁、 愤薄、 愤厥
3.
【愤】
(形声。从心,贲(bēn)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愤,懑也。 、 《楚辞·九章·惜诵》-发愤以杼情。 、 《后汉书·王符传》-志意蕴愤。
【组词】
愤切、 愤悁、 愤薄、 愤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