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0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05:29
气悶(qì mè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心情郁闷,感到压抑”。它描述的是一种由于内心不满、忧虑或压力而产生的情绪状态,通常伴随着呼吸不畅或胸闷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气悶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在描述一个角色面对困境时的情感反应。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不快或压力感。在心理学或医学领域,气悻可能与情绪障碍或心理压力有关。
气悶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气”(呼吸、情绪)和“悶”(堵塞、不畅通)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与生理感受相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心理状态。
在文化中,气悶**常常与中医理论中的“气滞”概念相联系,后者指的是气血运行不畅,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因此,这个词在中医文化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应用。
气悶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被困、无法呼吸的情境。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于压力和挑战的处理方式。
在个人生活中,气悶可能出现在面对长期压力或不公正待遇时。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感到气悶,需要找到释放压力的方法。
在诗歌中,气悶可以用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如:
心中的气悶如乌云密布, 遮蔽了希望的阳光。
气悻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如乌云密布的天空或封闭的房间。在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的音乐或压抑的环境声相关联。
在英语中,气悶可以对应于“oppressed”或“suffocated”,虽然这些词在语义上有所重叠,但气悶更侧重于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描述。
气悶是一个描述情绪压抑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懑】
(会意。从心,从满。满心烦闷。本义:烦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懑,烦也。 、 《广韵》-懑,烦闷。 、 《三国志·华陀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 、 清·张廷玉《明史》-烦懑不乐。
【组词】
懑愤金怀、 懑闷、 懑烦、 懑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