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3:19
披霜冒露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披着霜,冒着露水”,形容人在寒冷的清晨或夜晚外出,不畏严寒,辛勤工作或奔波。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和勤劳。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强调在恶劣环境下的勤劳和坚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更多地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和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和坚韧是被高度推崇的品质。因此,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韧和勤劳的正面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寒冷清晨或夜晚依然坚持工作的人们,激发人们对这些人的敬意和对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见过清洁工人在清晨披霜冒露地清扫街道,他们的辛勤工作让我深受感动,也激励我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披霜冒露的晨,见证了无数勤劳的身影,他们在寒风中播种希望,收获温暖。”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清晨街道的画面,清洁工人在霜冻的地面上辛勤工作。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缓慢但充满力量的乐曲,来表达这种坚韧和勤劳的精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raving the elements”,意为“勇敢面对自然元素”,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类似的坚韧和勤劳的意义。
披霜冒露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下的行为,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体现。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和勤劳,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重要的成语。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 《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秦风·蒹葭》-白露为霜。 、 宋·范仲淹《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组词】
霜雪、 霜瓦、 霜旦、 霜甲、 霜衣、 霜妃、 霜序、 霜信、 霜砧、 霜草、 霜气、 霜鸟、 霜雪、 霜雾、 霜黄
3. 【冒】
4.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