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4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44:15
严霜 的字面意思是指非常寒冷的霜,通常用来形容天气极其寒冷,霜冻严重。基本含义是指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地面或物体表面结成的厚厚的霜。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严霜”常用来营造一种冷峻、严峻的氛围,如“严霜覆盖的大地,一片死寂”。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严霜”来形容某个地方的天气非常冷,如“今天早上出门,遇到了严霜”。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中,“严霜”可能指的是一种气象现象,即霜冻严重,对农作物和植物有较大影响。
同义词:寒霜、冰霜、霜冻
反义词:暖阳、春光
“严霜”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严”和“霜”两个字组成。“严”字有严格、严酷的意思,“霜”字指霜冻。在古代文学中,“严霜”常用来形容严寒的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的使用逐渐扩展到现代汉语中。
在**文化中,“严霜”常与冬季、寒冷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诗人常用“严霜”来比喻艰难的环境或考验,如“严霜烈日我独行”。
“严霜”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冷峻、严峻和坚韧。它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冬季、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态度。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北方的一个冬天早晨,亲眼见到严霜覆盖的景象,那是一种既美丽又严酷的自然现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生命的坚韧。
诗歌: 严霜覆盖的夜, 星辰凝固在天空。 心灵在寒冷中, 寻找一丝温暖的光。
视觉联想:严霜覆盖的景象,如一片银白的田野,树枝上挂满冰晶。 听觉联想:严霜下的寂静,只有偶尔的寒风呼啸声。
在英语中,“严霜”可以对应为“severe frost”或“hard frost”,用法相似,都用来形容非常寒冷的霜冻。
“严霜”这一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还象征着坚韧和逆境中的坚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
2.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 《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秦风·蒹葭》-白露为霜。 、 宋·范仲淹《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组词】
霜雪、 霜瓦、 霜旦、 霜甲、 霜衣、 霜妃、 霜序、 霜信、 霜砧、 霜草、 霜气、 霜鸟、 霜雪、 霜雾、 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