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4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44:29
词汇“倒披”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特定行业术语,但在标准汉语中并不常用。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定义来进行分析。
假设“倒披”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动作或状态,比如衣物或其他物品被反向穿着或放置。
由于“倒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可能是由“倒”和“披”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反向穿着的动作。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群体中,倒披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在某些仪式或节日中,特定的倒披方式可能代表特定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到“倒披”这个词汇,除非是在描述某种非常规的穿着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倒披”来创造一种非传统的形象,如:
月光下,他倒披着夜色,
如同迷失的旅人,寻找归途。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动作或状态可能存在,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尽管“倒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展示了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可以是一个有力的描述工具,增加文本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2.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