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1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6:55
“两鬓如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的两边鬓发像霜一样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年纪大了,头发变白,尤其是鬓角部分,形象地描绘了老年人的外貌特征。
在文学作品中,“两鬓如霜”常用来描绘老人的形象,表达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
同义词:白发苍苍、鬓发斑白、老态龙钟
反义词:青丝如墨、乌发如云
“两鬓如霜”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描绘了老年人的外貌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老年人外貌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老年人的白发常常被赋予尊敬和智慧的象征意义。因此,“两鬓如霜”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外貌的词汇,也承载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仰。
这个词汇常常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感慨。它也让人想到那些经历丰富、智慧深邃的老年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社区活动中遇到一位两鬓如霜的老人,他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年轻人的建议,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时间的价值和智慧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两鬓如霜映岁月,心怀智慧照前程。”
看到“两鬓如霜”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位老人在冬日的阳光下静静地坐着,周围是安静的公园和轻轻的风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ay-haired”或“silver-haired”,但这些词汇没有“两鬓如霜”那种形象和诗意。
“两鬓如霜”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老年人的外貌特征,也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不觉新凉似火,相思两鬓如霜。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鬓】
(形声。从髟(biāo),宾声。“髟”,意思是头发长。“髟”的字多与毛发有关。本义:颊发。两颊两旁近耳的头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鬓,颊发也。 、 《国语·晋语》-美鬓长大则贤。 、 《释名》-连发曰鬓。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组词】
鬓影、 鬓发霜侵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 《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秦风·蒹葭》-白露为霜。 、 宋·范仲淹《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组词】
霜雪、 霜瓦、 霜旦、 霜甲、 霜衣、 霜妃、 霜序、 霜信、 霜砧、 霜草、 霜气、 霜鸟、 霜雪、 霜雾、 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