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6:40
“不露形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不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或想法,保持外表的平静和镇定。这个成语强调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情,不让他人轻易看穿自己的内心世界。
“不露形色”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强调在公共场合或面对他人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外表的镇定。
在**传统文化中,保持“不露形色”被视为一种修养和智慧的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中庸之道”,即在各种情况下保持适度和平衡,不露形色正是这种思想的一种体现。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和理智的人。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外表的镇定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需要在工作中保持不露形色,尤其是在面对客户或同事时,即使内心有波动,也要尽量保持专业的态度和表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如山岳般不露形色,静静守护着那份宁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暴风雨中依然站立不动,面无表情,给人一种坚定和沉稳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旋律平稳的音乐,来增强这种沉稳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eep a straight face”或“maintain composur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保持冷静和镇定。
“不露形色”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它不仅是一种情绪管理的方式,也是一种社交技巧。通过学和运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保持适当的表情和行为,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人际交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阿玛一向城府深藏,不露形色,怎么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他顿感不安,口中却漫应着‘是啊,是啊’,一点~。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露】
3.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
4.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