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8:52
“享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享受长寿,即一个人活得长久并且享受着长寿带来的福祉。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对老年人的祝福或者在讣告中表示对已故老人长寿的尊重。
在文学作品中,“享寿”可能出现在对长寿老人的描述或者对长寿的赞美中。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祝福长辈健康长寿。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老年学,这个词可能用于讨论长寿的生理和社会因素。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使用场合的不同。例如,“长寿”是一个中性词,而“享寿”则带有更多的祝福和尊重的意味。
“享寿”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对长寿的普遍向往和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固定在表达对长寿的正面评价和祝福上。
在中国文化中,长寿被视为一种福气和美德,因此“享寿”这个词在社会交往中常用来表达对老年人的敬意和祝福。在传统节日或家庭聚会中,祝福长辈“享寿”是一种常见的礼仪。
“享寿”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温馨和尊敬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家庭和睦、老人安康的画面,以及对生命长久和健康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家族聚会中听到长辈们互相祝福“享寿”,这种场合下的使用让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长辈的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享寿”: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老者步履,稳健如山。 享寿之年,心怀感恩, 岁月静好,福寿绵延。
想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周围是鸟语花香,这样的画面和环境声音会让人联想到“享寿”这个词所代表的宁静和满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joy a long life”或“live to a ripe old age”,这些表达也传达了对长寿的正面评价和祝福,但可能在文化和语境上有所不同。
“享寿”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着对长寿的尊重和祝福,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丰富的使用方式。了解和掌握这个词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也能增进对中华文化中对长寿和尊敬老人的价值观的认识。
1.
【享】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享,献也。 、 《诗·小雅·信南山》-享于祖考。 、 《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 、 《诗·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 《考工记·玉人》-诸侯侯以享天子。 、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 、 《礼记·祭法》-享尝乃止。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相夺予享。 、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 《西游记》-杀牛宰马,祭天享地。
【组词】
享厅、 享牛
2.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寿,久也。 、 《韩非子·显学》-寿命也。 、 《世说新语·贤媛》-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 《老子》-死而不忘者寿。 、 《书·召诰》-则无遗寿耈。 、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 《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组词】
寿翁、 寿人、 寿岂、 寿域、 寿发、 寿夭有定
年寿,寿限。
【引证】
《文选诗》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 《楚辞·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 《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以终其寿。 、 关汉卿《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