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2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27:56
“享堂”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建筑物,特别是在家族或宗族中用于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家族成员聚集、缅怀先人的重要地点。
在文学作品中,“享堂”可能被用来象征家族的凝聚力和传统价值观。在口语中,提及“享堂”可能会引起对家族历史和根源的讨论。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民俗学,“享堂”的研究可能涉及其建筑风格、历史变迁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
“享堂”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享”意为供奉、祭祀,“堂”指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享堂是家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传承家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它反映了人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
提及“享堂”,我联想到的是一种庄重、神圣的氛围,以及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怀念。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发对家族根源的探索和对传统的珍视。
在我的家族中,享堂是我们每年重要节日聚集的地方,那里充满了家族成员的欢声笑语和对先人的缅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享堂”:
在岁月的长河中,享堂静立, 见证了家族的欢笑与泪水。 每一次祭拜,都是对先人的思念, 每一次聚会,都是对传统的传承。
想象一座古老的享堂,四周环绕着古树,堂内香烟缭绕,钟声悠扬,这种场景可能引发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共鸣。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包括教堂、清真寺或寺庙,它们在各自的文化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即作为**或家族活动的中心。
“享堂”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也激发了我对家族历史和传统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我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1.
【享】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享,献也。 、 《诗·小雅·信南山》-享于祖考。 、 《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 、 《诗·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 《考工记·玉人》-诸侯侯以享天子。 、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 、 《礼记·祭法》-享尝乃止。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相夺予享。 、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 《西游记》-杀牛宰马,祭天享地。
【组词】
享厅、 享牛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