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1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18:03
才华超众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某人的才能或天赋远远超过一般人。它强调的是个体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表现出的卓越才能,这种才能通常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通过努力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在文学作品中,才华超众 常用来形容主角或重要人物,如“他以其才华超众的写作技巧,赢得了文学界的广泛赞誉。” 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于赞扬某人的特殊技能,例如:“她在音乐方面的才华超众,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了国际奖项。” 在专业领域,如科学、艺术或体育,这个词组用来描述那些在其领域内表现卓越的人。
同义词:天赋异禀、出类拔萃、卓尔不群
反义词:平庸无奇、才疏学浅
才华超众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对人才的评价和赞扬。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组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在教育和职业评价中。
在文化中,才华超众** 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概念相联系,即君子不仅道德高尚,而且才华出众。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也常用于鼓励年轻人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才华超众 这个词组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激发人们对卓越成就的向往和对个人潜力的信心。它也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上或现代社会中因其非凡才能而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才华超众的同事,他在项目管理和创新思维方面表现出色,不仅提升了团队的工作效率,还激发了同事们的创造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之下,才华超众的你,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迷茫的旅人前行。”
才华超众 这个词组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在舞台上或屏幕上展现非凡才能的艺术家,他们的表演充满了视觉和听觉的震撼。
在英语中,才华超众 可以对应为 "extraordinary talent" 或 "outstanding ability",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用来描述那些在特定领域表现卓越的人。
才华超众 这个词组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描述和评价他人时更加准确和富有表现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华】
3.
【超】
(形声。从走,召声。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超,跳也。 、 《吕氏春秋·悔过》。注:“巨踊上车也。”-超乘者五百乘。 、 《楚辞·九章·抽思》-超回志度。 、 《楚辞·九思·伤时》-超五岭兮嵯峨。 、 《史记·白起王翦传》-方投石超距。 、 《孟子·梁惠王上》-挟泰山以超北海。
【组词】
超乘、 超足、 超步、 超次
4.
【众】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同本义。
【引证】
《国语·周语》-人三为众。 、 《易·说卦》-坤为众。 、 《周礼·大宗伯》-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 《后汉书·杨终传》-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 《荀子·脩身》。注:“众,众人也。”-庸众而野。 、 《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 、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 《史记·陈涉世家》-此教我先威众耳。 、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服,众难塞胸。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激众愤。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吾村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