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19
词汇“享奠”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和构词法来分析这个词汇。
“享奠”可以拆分为两个字:“享”和“奠”。
结合起来,“享奠”可能在某些语境中指代祭祀活动中供奉并享受祭品的过程。
由于“享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营造一种古老或庄重的氛围。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或文化讨论中。
由于“享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是假设性的:
由于“享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知。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文化或**语境。
在某些文化或**中,祭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享奠”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使用,用以描述一种特定的祭祀仪式。
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一种庄重、神秘或古老的感觉,与祭祀、传统和尊重先祖的情感相关联。
由于“享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享奠”用于描述一个古老仪式的场景,增加作品的神秘感和历史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祭祀场景的画作,人们围绕着祭坛,进行“享奠”。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祭祀时的钟声或诵经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祭祀活动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享奠”这个词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词汇。
“享奠”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中某些特定文化或*活动的表达需求。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丰富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可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深层次结构的认识。
1.
【享】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享,献也。 、 《诗·小雅·信南山》-享于祖考。 、 《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 、 《诗·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 《考工记·玉人》-诸侯侯以享天子。 、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 、 《礼记·祭法》-享尝乃止。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相夺予享。 、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 《西游记》-杀牛宰马,祭天享地。
【组词】
享厅、 享牛
2.
【奠】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同本义。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引证】
《说文》-奠,置祭也。 、 《诗·召南·采蘋》-于以奠之。 、 《周礼·牛人》。注:“丧所荐馈曰奠。”-共其奠牛。 、 《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舍奠于其庙。 、 《礼记·郊特牲》。注:“谓荐熟时也。”-故既奠。 、 《礼记·檀弓》-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 、 清·袁牧《祭妹文》-奠汝又不见汝食。
【组词】
祭奠、 奠馔、 奠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