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5:06
享乐:指追求感官上的快乐和满足,通常涉及娱乐、休闲、美食、性爱等方面的愉悦体验。
享乐一词源自拉丁语“hedonism”,通过希腊语“hēdonē”(快乐)演变而来。在古代哲学中,享乐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说,主张追求个人快乐和避免痛苦是生活的主要目标。
在现代社会,享乐往往与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相关联。在某些文化中,过度追求享乐可能被视为不负责任或道德上的放纵。
享乐这个词可能引发积极的情感反应,如愉悦和满足,但也可能带来负面的联想,如放纵和缺乏自制力。
在个人生活中,享乐可能体现在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或是通过旅行和尝试新事物来丰富生活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春日的暖阳下,我们享乐于花开的盛宴,每一朵都是自然的诗篇。
享乐可能让人联想到阳光海滩、欢快的音乐和美食的香气。
在不同文化中,享乐的表达和价值观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享乐可能与个人自由和自我实现相关,而在东方文化中,可能更强调节制和平衡。
享乐是一个多面的词汇,既可以表达对生活的积极享受,也可能引发对过度放纵的担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其多重含义和语境应用是重要的。
1.
【享】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享,献也。 、 《诗·小雅·信南山》-享于祖考。 、 《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 、 《诗·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 《考工记·玉人》-诸侯侯以享天子。 、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 、 《礼记·祭法》-享尝乃止。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相夺予享。 、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 《西游记》-杀牛宰马,祭天享地。
【组词】
享厅、 享牛
2.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