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49:16
才大心细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有细心。其中,“才大”指的是才华横溢,能力出众;“心细”则指的是心思细腻,考虑周到。这个词汇通常用来赞扬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既能够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又能够注意到细节,做到面面俱到。
在文学作品中,才大心细 常用来形容主角或重要人物,强调其全面的能力和细致的性格。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夸奖朋友或同事,表达对其工作或行为的赞赏。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理想的领导者或团队成员的特质。
同义词:
反义词:
才大心细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但其具体词源不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文学作品扩展到日常口语和专业领域。
在文化中,才大心细** 这个词汇体现了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即在才华和细心两个方面都达到高水平。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中被广泛推崇,尤其是在教育和职场环境中。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全面发展、能力出众且细心周到的人。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气的肯定性和赞赏性。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在处理项目时总是能够兼顾大局和细节,被大家公认为才大心细的代表。他的工作态度和成果对团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才大如海阔,心细似针尖,
世间万象,尽在掌握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充满智慧和细致的人物形象,如一位正在精心绘制图纸的工程师。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节奏平稳、旋律细腻的乐曲,如古典音乐,来代表这种才大心细的气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alented and meticulous",强调的是才华和细致两个方面。不同文化中对这种全面能力的赞赏是普遍存在的。
才大心细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赞赏,也是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加写‘才大心细,能负责任’两考语。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3.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4.
【细】
(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同本义。和“大”相对。
【引证】
《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细,微也。 、 《广雅》-细,小也。 、 《礼记·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国语·周语》-细钧有钟无镈。 、 《墨子·天志中》-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 《荀子·劝学》-不积细流。 、 吴均《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唐·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 清·刘开《问说》-不知其细。
【组词】
细崽、 细人、 细探人、 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