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2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29:41
“才夸八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才华非常高,如同八斗之量,非常丰富。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计量单位“斗”,一斗等于十升,八斗即是非常大的容量,用来比喻人的才华极为出众。
在文学作品中,“才夸八斗”常用来形容文学家、诗人或学者的才华横溢。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赞美某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能力或创造力。在专业领域,如学术界或艺术界,这个成语同样适用,用来表彰那些在专业领域内有卓越贡献的人。
同义词:才华横溢、才高八斗、才气过人、才智出众 反义词:才疏学浅、才智平庸、才不配位
“才夸八斗”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特别是与文学和科举制度相关的文化背景。在古代,才华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因此,形容一个人才华丰富,就像拥有八斗的粮食一样,是非常高的赞誉。
在文化中,才华被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因此,“才夸八斗”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使用,用来表彰那些在文学、艺术或学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在某一领域内有着非凡才能和成就的人物。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文学讲座上听到一位著名作家被形容为“才夸八斗”,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才华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笔下生花才夸八斗,诗行间流淌着智慧的河流。”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文人坐在书桌前,笔走龙蛇,周围堆满了书籍和文稿,这幅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才夸八斗”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genius”或“a prodigy”,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天赋和天才,而“才夸八斗”则更侧重于后天的学*和积累。
“才夸八斗”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传统文化中对才华和学识的尊重的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文化素养。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夸】
(形声。从大,于声。本义:奢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夸,奢也。 、 《荀子·仲尼》。注:“奢侈也。”-贵而不为夸。
【组词】
夸丽、 夸侈、 夸恣
3.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4.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