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2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27:37
“享清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享受清闲、安逸的生活。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退休或不再承担重大责任后,过着无忧无虑、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享清福”这个词汇源自**传统文化,强调在晚年或特定阶段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安逸。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语境中,不仅仅局限于退休生活。
在**文化中,“享清福”体现了对老年生活的理想化期待,即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能够在晚年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观念也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尊重。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宁静、满足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阳光明媚的午后,悠闲的散步,以及与家人朋友的温馨时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听到一位老人讲述他退休后的生活,他说他现在就是在“享清福”,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到非常满足和幸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阳光洒满小径,
我漫步其中,
心随风轻,
享清福,
岁月静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在公园的长椅上静静地坐着,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周围是绿树和鸟鸣。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joy a peaceful retirement”或“live a leisurely lif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是相似的。
“享清福”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追求。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珍惜生活中的平静和满足,无论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是在未来的退休生活中。
1.
【享】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享,献也。 、 《诗·小雅·信南山》-享于祖考。 、 《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 、 《诗·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 《考工记·玉人》-诸侯侯以享天子。 、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 、 《礼记·祭法》-享尝乃止。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相夺予享。 、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 《西游记》-杀牛宰马,祭天享地。
【组词】
享厅、 享牛
2.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3.
【福】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引证】
《说文》。按,本作祜也。-福,祐也。 、 贾谊《道德说》-安利之谓福。 、 《荀子·天论》-师其类者谓之福。 、 《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 、 《易·晋》-受茲介福。 、 《诗·小雅·桑扈》-万福来求。 、 《诗·鲁颂·閟宫》-降福既多。 、 《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 、 《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组词】
福泽、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福缘、 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