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9:27
焚香列鼎 的字面意思是点燃香火并排列鼎器,通常用来形容古代贵族或皇室举行盛大仪式或宴会的场景。这个词汇蕴含了奢华、庄严和仪式感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焚香列鼎 常用来描绘宫廷生活的奢华和仪式的隆重,如在描述**登基、祭祀或重大宴会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讲座中,可能会被提及以说明古代礼仪的繁复。
焚香列鼎 源自**古代的宫廷文化,鼎是古代的一种重要礼器,焚香则是祭祀和礼仪中常见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具有仪式感和庄严氛围的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焚香列鼎象征着对神灵或祖先的尊敬,以及对仪式的重视。这种做法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礼仪和秩序的重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生活方式。
焚香列鼎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畏和尊重,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严仪式和贵族的奢华生活。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遇到焚香列鼎的场景,但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或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这个词汇常常浮现在脑海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焚香列鼎夜未央, 宫灯如昼照长廊。 金樽玉盏相对饮, 千古风流一梦长。
想象一下,宫殿中香烟缭绕,鼎器排列整齐,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这种场景不仅视觉上给人以庄严感,听觉上也增添了仪式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仪式和场景可能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如西方的“庄严的仪式”或“盛大的宴会”,但焚香列鼎 这个词汇独特地体现了**的文化和历史。
焚香列鼎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背景。
1.
【焚】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用火烧山林宿草。
【引证】
《说文》-焚,烧田也。 、 《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咸丘。 、 《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
2.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
3.
【列】
(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引证】
《说文》-列,分解也。 、 《荀子》-古者列地建国。 、 《管子·五辅》。注:“决之也。”-大袂列。 、 《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
【组词】
列断、 列地、 列缺、 列土分茅
4.
【鼎】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引证】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组词】
鼎峙、 鼎铉、 鼎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