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1:48
词汇“下列”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个列表、序列或文本中位于下方的一组项目或内容。它通常用来引导读者注意即将提到的具体项目或细节。
在不同的语境中,“下列”的使用方式有所不同:
“下列”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结构和意义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它由“下”和“列”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位置和排列,组合起来表示在某个排列中的下方部分。
在**的文化和教育体系中,“下列”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尤其在正式文档和教育材料中频繁出现,用以引导读者关注重要信息。
“下列”通常给人一种正式和条理清晰的感觉,它暗示着即将呈现的内容是有序的、重要的。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一种期待或专注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填写表格或阅读说明书时遇到“下列”这个词,它帮助我快速定位和理解需要关注的内容。
在诗歌中,可以将“下列”用于列举自然景观的美,如:“下列山川,静谧如画,晨曦初照,万物生辉。”
视觉上,“下列”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份有序的清单或列表,而听觉上,它可能与清晰、有序的语音或音乐节奏相关联。
在英语中,“下列”可以对应为“the following”,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这个概念都是用来引导和强调即将提到的内容。
“下列”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词汇,它在组织和传达信息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下列”有助于提高我的沟通效率和准确性。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列】
(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引证】
《说文》-列,分解也。 、 《荀子》-古者列地建国。 、 《管子·五辅》。注:“决之也。”-大袂列。 、 《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
【组词】
列断、 列地、 列缺、 列土分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