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3:25
武装警察: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那些配备有武器、接受过专门训练,负责维护公共安全、执行法律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警察。在,武装警察通常指的是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这是一支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的国家武装力量,主要职责包括反恐、维稳、边防管理、重大活动安保等。
在不同的语境下,“武装警察”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武装警察”一词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安全需求的变化,其职责和角色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边防和治安维护,到现代的反恐和重大活动安保,武装警察的角色越来越专业化和技术化。
在**,武装警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国家的权威和秩序。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如重大政治活动或自然灾害发生时,武装警察的作用尤为突出。
提到武装警察,可能会联想到力量、秩序和保护。在个人情感上,可能会感到安心和信任,因为他们的存在意味着有专业力量在维护社会的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武装警察可能不常直接接触,但在新闻报道或公共活动中,他们的身影常常出现,给人以安全感和依赖感。
在诗歌中,可以将武装警察描绘为“城市的守护者,夜幕下的钢铁长城”,强调他们的坚韧和保护作用。
看到武装警察,可能会联想到整齐的制服、严肃的面孔和坚定的步伐。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警笛声和指挥口令。
在不同国家,武装警察的角色和形象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的SWAT团队在执行高风险任务时与**的武警在职责上有所重叠,但文化和法律背景下的执行方式和公众认知可能有所差异。
通过对“武装警察”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一词汇有助于传达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尊重和理解。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装】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装,裹也。 、 《史记·郦生陆贾传》-橐中装。 、 张衡《思玄赋》。注:“束也。”-简元辰而俶装。 、 《文选·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 、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 、 《战国策·燕策》-为装遣荆轲。
【组词】
装囊、 装束
3.
【警】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警,戒也。 、 《周礼·宰夫》-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 、 《礼记·文王世子》-所以警众也。 、 《文赋》-乃一篇之警策。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年或者大警晋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警其余。
【组词】
警告;警励、 警迹人、 警鼓、 警动、 警新、 警众、 警省
4.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