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9:15
守恒: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保持不变,维持原有的状态或数量。在科学和数学领域,守恒通常指的是某些物理量(如能量、动量、电荷等)在封闭系统中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守恒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守”意味着保持或守护,“恒”意味着恒定或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科学领域得到了更精确的定义和应用。
在某些文化中,守恒可能与节俭、持久的价值观相关联。在社会背景中,守恒的概念也与可持续发展和对资源的保护有关。
守恒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可靠和持久。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对不变事物的信任。
在个人生活中,守恒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健康管理,如保持体重守恒,或者在财务规划中保持收支平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时间如流水,万物皆变, 唯你心守恒,如星辰不变。”
守恒可能让人联想到平静的湖面,没有波澜,或者是一首节奏稳定的音乐,没有突兀的变化。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conservation”或“constant”,德语中的“Erhaltung”,都有类似的概念,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守恒这个词在科学、文学和个人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物理定律的描述,也是一种文化和心理状态的反映。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守恒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恒】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恒,常也。 、 《易·序卦传》-恒者,久也。 、 《易·系辞下传》-恒,德之固也。 、 《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求其恒。
【组词】
恒牙、 恒风、 恒舞、 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