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0:12
词汇“守意”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引申含义出发。
“守意”字面意思是指坚守某种意图、意愿或信念。其中,“守”意味着保持、维护,而“意”则指意图、意愿或思想。
由于“守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较为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哲学讨论中出现,用以表达坚守某种理念或信仰的决心。
由于“守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资料较少。它可能是由“守”和“意”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强调个人信念和价值观的文化背景下,“守意”可能被用来强调个人对某种理念的坚持和忠诚。
“守意”给人一种坚定和忠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自己信念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描述某人坚持某种原则或信仰时使用“守意”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中守意不移,如同灯塔照亮归途。”
视觉上,“守意”可能让人联想到坚固的堡垒或坚定的眼神;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坚定有力的宣言或誓言。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守意”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词或短语来实现。
“守意”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强调了坚守信念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坚持和决心。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