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1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13:53
“下装”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穿在下半身的衣物,通常包括裤子、裙子等。在服装领域,它与“上装”(如上衣、外套)相对应,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着装。
“下装”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相对直接,没有特别复杂的词源或历史演变。它直接反映了服装的物理位置和功能。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下装”的选择和风格可以反映出个人的身份、职业和社会地位。例如,在某些正式场合,女性可能选择穿着长裙作为下装,而在休闲场合则可能选择牛仔裤。
“下装”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常生活的实用性,也可能与时尚、个性表达相关联。它可能唤起对舒适、风格或特定场合着装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合适的下装对于保持舒适和符合场合要求非常重要。例如,在时选择裤,而在正式场合选择正装裤或裙子。
在诗歌中,可以将“下装”作为隐喻,表达变化或适应的主题:
如同变换的下装,
适应着季节的风,
我们的心也随风起舞,
在生活的舞台上。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不同风格和颜色的下装,如牛仔裤、裙子等,带来视觉上的多样性和美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穿着下装时的摩擦声或走动时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下装”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bottom wear”或“lower garments”。
“下装”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看似简单,但它涉及了服装的选择、文化表达和个人风格等多个层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装】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装,裹也。 、 《史记·郦生陆贾传》-橐中装。 、 张衡《思玄赋》。注:“束也。”-简元辰而俶装。 、 《文选·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 、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 、 《战国策·燕策》-为装遣荆轲。
【组词】
装囊、 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