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5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55:48
“东拉西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东边拉一下,西边扯一下,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随意乱扯,缺乏条理和逻辑。
“东拉西扯”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方向和动作的描述*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无序状态。
在**文化中,讲究言谈举止的得体和逻辑性,因此“东拉西扯”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按常理出牌或说话无条理的人。
这个词汇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混乱和无序。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一个说话没有重点、让人感到困惑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会议讨论时,有人东拉西扯,导致会议效率低下,这时候“东拉西扯”这个词汇就非常贴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话语如风,东拉西扯,捉摸不定,却也吹散了心中的阴霾。”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声音嘈杂、话题不断变换的聚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amble on”或“wander off topic”,它们也有类似的含义,即说话或写作偏离主题,缺乏条理。
“东拉西扯”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无序状态。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应用,且通常带有贬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有重要意义。
倘在学校,谁都可以直冲而入,并无可谈,而~,坐着不走,殊讨厌也。
贾宝玉住进大观园后,整天不读书,与黛玉、探春、宝钗等女孩一起玩,贾政只好请私塾先生代儒来教他。他还是忙里偷闲来看黛玉,与她东拉西扯,经常打翻了林黛玉的醋罐子。但只要有几天不见面,各自心中又憋不住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拉】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扯】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