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1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17:12
“东拦西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东边拦截,西边阻止。基本含义是指在各个方向上设置障碍,阻止某人或某事的进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阻碍重重,难以顺利进行的情况。
“东拦西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成语中常见的对仗结构,即通过东、西等方位词的对称使用来增强表达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常见的成语。
在**文化中,方位词(如东、西、南、北)经常被用来象征性地表示各个方向或各个方面。因此,“东拦西阻”这个成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特点,即通过方位词的使用来强调阻碍的全面性和多方位性。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困难和阻碍的情况。在联想方面,人们可能会想到那些在追求目标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的人或事,从而产生一种同情或共鸣。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尝试学一门新技能时遇到过“东拦西阻”的情况。无论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还是学材料的不充分,都让我感到前进的道路异常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东拦西阻路难行,
心怀梦想志不移。
风雨兼程终有日,
破浪乘风展翅飞。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茂密的森林中艰难前行,四周都是高大的树木和错综复杂的藤蔓,象征着各种阻碍。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雨声和脚步声,共同营造出一种艰难前行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cing obstacles from all directions”或“encountering resistance on all sides”,虽然不如“东拦西阻”那样简洁和形象,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意思。
通过对“东拦西阻”这个成语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也让我在表达困难和阻碍的情况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众家人听说,忙东拦西阻的教他们止声。
他~地让我放弃这个计划。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拦】
(形声。从手,阑(lán)声。本义:阻挡;遮拦)。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拦,遮拦也。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 声直上干云霄。
【组词】
拦关、 拦护、 拦门、 拦驾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阻】
(形声。从阜(jù)声,且(jǔ)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阻,险也。 、 《易·系辞》-德行恒简以知阻。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周礼·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 、 汉·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 《诗·商颂·殷武》-罙入其阻。
【组词】
阻隘、 阻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