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45
有条不紊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条理,不混乱”。它形容做事或安排事物时条理清晰,秩序井然,不杂乱无章。
“有条不紊”出自《尚书·周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这里的“平平”即指平稳有序,后来演变为“有条不紊”。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秩序和条理是一种美德。因此,“有条不紊”常被用来赞扬那些能够保持良好秩序和高效工作的人。
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整洁有序的环境和高效的工作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尝试将“有条不紊”的原则应用到时间管理和任务规划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洒落,书页翻飞,有条不紊的文字,编织着梦想的篇章。”
想象一个整洁的书房,书架上的书排列得井井有条,这种视觉形象与“有条不紊”紧密相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而有节奏的翻书声,象征着有序和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methodical”和“orderly”,它们都传达了有序和条理的含义。
“有条不紊”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也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秩序和效率。通过学*和应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条理和秩序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听上去倒也是原原本本,~。
商朝时期,国都在黄河北岸,经常遭受水灾,商汤的第9代孙子盘庚为避免水灾,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决心迁都到黄河以南的殷地去,贵族们担心迁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盘庚说只要听从他的命令就会有条不紊,经过努力终于迁都到殷
1. 【有】
2.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紊】
(形声。从糸(mì),文声。本义: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紊,乱也。 、 《书·盘庚上》-有条而不紊。
【组词】
紊纷、 紊淆、 紊弃、 紊绪、 紊入、 紊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