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0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01:29
词汇“残冻”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残”和“冻”。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残冻”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残冻”字面意思是指残留的冰冻,通常用来描述在春天或其他温暖季节中,仍然存在的冰或霜。它强调的是冰冻状态的残留或持续。
“残冻”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残”和“冻”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特定自然现象的词汇。
在**文化中,冬季和冰冻常常与坚韧和毅力相联系。因此,“残冻”可能在某些语境下被用来象征坚持或不屈不挠的精神。
“残冻”给人一种冷冽、坚硬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冬天的寒冷和不易消逝的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残冻”来形容那些看似已经过去但实际仍在影响我们的事物,比如旧*惯或旧伤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残冻”:
春风已至,
残冻犹存,
心湖之上,
旧梦难融。
看到“残冻”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清晨的霜花,听到冰块在阳光下裂开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ngering frost”或“residual ice”,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概念,但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残冻”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冻】
(形声。从仌(bīng),东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冻,仌也。 、 《风俗通》-壮冰曰冻。 、 《礼记·月令》-水始冰,地始冻。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掣红旗冻不翻。
【组词】
冻柱、 冻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