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4:14
残品:指有缺陷或损坏的产品,通常是因为生产过程中的错误、运输中的损坏或其他原因导致其不完全符合质量标准,不适合作为正常商品销售。
“残品”一词源于汉语,由“残”和“品”两个字组成。其中,“残”意为不完整或损坏,“品”指物品或产品。随着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有缺陷的产品。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残品”一词常常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联系在一起,强调消费者有权获得无缺陷的产品。
“残品”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意味着不完美或缺陷。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通常不希望遇到残品,这会让他们感到失望或被欺骗。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购买到残品,我会及时联系商家进行退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诗歌中,可以将“残品”比喻为人生中的遗憾:
人生如市, 残品难售, 遗憾如影随形, 在时光的货架上, 静静陈列。
在英语中,“残品”可以对应为“defective goods”或“damaged goods”,在不同文化中,对残品的处理和消费者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
“残品”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涉及到产品质量问题,还关系到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品】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品,众庶也。
【组词】
品人、 品事、 品物、 品供、 品象、 品庶、 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