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16
“攻苦食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吃艰苦的食物。这个成语形容人生活俭朴,不追求物质享受,能够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描述某人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在专业领域,如历史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古代人物的生活状态。
同义词:
反义词:
“攻苦食啖”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俭朴生活的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描述某些特定人物或情境时仍被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俭朴被视为一种美德。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强调在艰苦环境中保持坚韧和节俭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韧、勤劳和节俭的正面情感联想。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放弃,而应坚持下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生活简朴,攻苦食啖,却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研究中,这种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山高水长路漫漫,
攻苦食啖心不寒。
坚韧如松立风雪,
节俭似水润心田。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在简陋的屋子里,吃着简单的食物,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微笑。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坚韧。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frugally”或“live simply”,强调简单和节约的生活方式。
“攻苦食啖”这个成语虽然不常使用,但它传递的俭朴和坚韧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宝贵的。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和传承。
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1.
【攻】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引证】
《说文》-攻,击也。 、 《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 、 《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 《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组词】
攻车、 攻钞、 攻围、 攻无不取
2.
【苦】
粗劣 同: 盬
【组词】
苦盐、 苦功、 苦事
3.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4.
【啖】
(形声。从口,炎声。本义:吃,咬着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啖,噍啖也。 、 《广雅》-啖,食也。 、 《荀子·王霸》。注:“并吞之貌。”-啖啖常欲人之有。 、 《太玄·玄莹》。注:“含也。”-啖函启化。 、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 宋·苏轼《食荔枝二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明·刘基《苦斋记》-茹啖其草木之荑实。
【组词】
啖蔗、 啖啖、 啖指咬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