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0:43
攻读:指专心致志地学或研究,通常用于描述对某个学科或领域的深入学。
“攻读”一词源于汉语,由“攻”和“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攻”有攻击、攻克之意,“读”则是阅读、学。合起来,“攻读”意味着像攻克堡垒一样去学,强调了学*的专注和深入。
在*文化中,“攻读”常与勤奋、刻苦的学态度联系在一起,是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一部分。它强调了通过不懈努力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攻读”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严肃和认真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图书馆的安静氛围和深夜灯火通明的自室。这个词激发了我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过程的敬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攻读过计算机科学,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之间奔波,虽然辛苦,但最终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
诗歌: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攻读不息,
每一页书,都是心灵的食粮。
视觉:想象一个学生在图书馆的书架间穿梭,手中拿着厚厚的书籍,脸上带着专注的表情。 听觉:图书馆里翻书的声音,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攻读”可以对应为“pursue”或“study”,但“pursue”更强调追求的过程,而“study”则更侧重于学*的行为。
“攻读”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学的过程,还传达了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的热情。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我能够更好地表达我对学的认真态度和追求知识的精神。
1.
【攻】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引证】
《说文》-攻,击也。 、 《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 、 《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 《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组词】
攻车、 攻钞、 攻围、 攻无不取
2.
【读】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引证】
《说文》-读,诵书也。 、 《公羊传·定公元年》-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 、 《孟子》-读其书。 、 《论衡·谈天》-相随观读,讽述以谈。
【组词】
读法、 读祝、 读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