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0:09
词汇“引身”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术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引身”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引导身体或身体的某个部分移动或改变位置。在某些专业领域,如体育、舞蹈或医疗康复中,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
由于“引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体育训练中,可能指引导身体进行特定的动作或姿势调整。在舞蹈中,可能指引导舞者的身体动作。在医疗康复中,可能指引导患者进行身体功能的恢复训练。
由于“引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较为模糊。它可能是由“引”(引导)和“身”(身体)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引导身体的意思。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身体的动作和姿势可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象征。例如,在某些传统舞蹈或仪式中,引身可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引身”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可能更多地与专业训练或康复相关联。
由于“引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引身”用于描述某个角色的动作或姿势,以增加描述的细腻度和专业性。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专业训练或康复中引身的具体动作,帮助理解其含义。
由于“引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
“引身”作为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使用范围可能较为有限,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