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13:1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8 13:12:15
“从容不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行动或态度不慌不忙,镇定自若。这个词汇强调的是在面对压力、挑战或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和沉着的态度。
“从容不迫”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的“从容”指的是悠闲自在,“不迫”则表示不急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在压力下的冷静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从容不迫”常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稳重。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静和信任。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时刻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的人,这种态度往往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和信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演讲中使用了“从容不迫”的态度,这帮助我克服了紧张情绪,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演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从容不迫地走在归途,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暴风雨中依然稳步前行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平静而有节奏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从容不迫”可以对应为“calm and composed”或“unflappable”,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强调在压力下的冷静和自制。
“从容不迫”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理想的行为态度,也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况。
《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这些人~地叩了头,花费了半点钟以上的时间。
战国时期宋国哲学家庄周与哲学家惠子同在濠水岸边观鱼。庄子说鱼在水中游得从容自在,惠子问庄子怎么知道鱼的感受。庄子说:“我与你在濠水边同游观鱼,悠闲自在,自得其乐,鱼在水中游戏,从容不迫地观看我们,当然也快乐。”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迫】
一种火炮
【组词】
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