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1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12:33
“不容口”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不容口”可以解释为“不允许说话”或“不允许表达”。这个词汇可能来源于对某种情境下禁止言论或表达的描述。
由于“不容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的可能性较低。如果硬要应用,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用于描述极端的言论控制或禁止表达的情况。
由于“不容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显得有些牵强:
由于“不容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由“不容”和“口”两个词组合而成,表示不允许说话的意思。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如极权主义国家或极端团体,**可能受到限制,这种情况下“不容口”的概念可能被提及。
“不容口”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压抑、恐惧和失去自由的情感。它可能引发对****重要性的思考。
由于“不容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低。
在创作中,可以将“不容口”用于描述一个极端压抑的环境,例如:
在那片被遗忘的土地上,连最微弱的声音也被无情地扼杀,不容口成了生存的常态。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一个充满压抑和沉默的环境,如一群人默默无言地站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背景音乐是低沉的,没有对话声。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gag order”(禁言令)在英语中用于描述法律上的言论禁止。
“不容口”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触及了***这一重要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3.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1. 【不容】 不许;不让:~置疑|~置喙|任务紧迫,~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