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13
词汇“卓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或文言文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卓踔”进行分析:
“卓踔”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卓踔”的基本含义是指超越常人,表现出非凡的能力或成就。
在文学作品中,“卓踔”常用来形容人的才华或成就非凡,超越众人。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生僻。
“卓踔”的词源较为古老,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卓踔”常用来赞美那些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体现了对卓越和超越的崇尚。
“卓踔”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中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物,激发人们对卓越的追求。
由于“卓踔”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卓踔”来描绘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
他如星辰卓踔,照亮黑暗的夜空,
每一次跳跃,都是对平庸的挑战。
“卓踔”这个词可以让人联想到高耸的山峰、翱翔的雄鹰,或者是激昂的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都与超越和卓越的意象相契合。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卓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outstanding”、“extraordinary”等,都可以传达类似的含义。
“卓踔”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古典韵味的词汇,它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创作和表达中,仍然可以作为一种强调卓越和超越的修辞手段。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提升文学素养都有积极的作用。
1.
【卓】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卓,高也。 、 《续汉书·五行志》-十日卜为卓。 、 《论语》-如有所立,卓尔。 、 《论衡》-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 、 《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汉·扬雄《法言》-不胶者卓矣。
【组词】
卓荦不羁、 卓尔独行、 卓夺、 卓殊、 卓逸
2.
【踔】
践踏。
跳,跳跃。
【引证】
《后汉书·马融传》。注:“跳也。”-踔攳枝。 、 干宝《搜神记》-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 、 《徐霞客游记》-若鸟之摩空,猿之踔虚,似非手足之灵所能及也。
【组词】
踔虚、 踔跃、 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