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9:20
“优游不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悠闲自在,不感到紧迫或压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态或行为方式,表达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优游不迫”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生活哲学,即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一种超然和从容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普及,成为描述人们生活态度的一个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优游不迫”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有一定的关联,强调顺应自然,不强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保持内心的宁静。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生活、悠闲的午后时光或是平静的湖面。这种联想有助于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和放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优游不迫地处理学生的问题,从不急躁。这种态度深深影响了我,让我学会了在压力面前保持冷静和从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优游不迫,心如止水,岁月静好,花开花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宁静乡村的画面,或是悠闲的老人在公园散步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ke it easy”或“go with the flow”,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传达了一种放松和顺应的态度。
“优游不迫”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教会了我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诗之为体有六:曰雄浑,曰悲壮,曰平淡,曰苍古,曰沉着痛快,曰~。
1.
【优】
(形声。从人,尤声。本义: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倡者本训,饶者假借。-优,饶也。一曰倡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 、 《国语·晋语》-公之优曰施。 、 《国语·越语》-信谗喜优。 、 《国语·齐语》。注:“倡俳也。”-优笑在前。 、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 、 《汉书·灌夫传》。注:“谐戏者也。”-所爱倡优巧匠之属。 、 《国语》-优施曰:“…我优也,言无邮。”
【组词】
优人杂剧、 优孤、 优唱、 优语、 优歌
2.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迫】
一种火炮
【组词】
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