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15:20
“从孙甥”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从孙”和“甥”两个词组成。其中,“从孙”指的是某人的孙子或孙女的儿子,即某人的曾孙;“甥”通常指的是某人的外甥,即某人的姐妹的儿子。因此,“从孙甥”可以理解为某人的曾孙的外甥,即某人的曾孙的姐妹的儿子。
在文学作品中,“从孙甥”可能出现在描述家族关系或世代传承的场景中,用以展示家族的庞大和复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涉及到较为疏远的亲属关系。在专业领域,如人类学或社会学中,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详细描述家族结构和亲属关系。
同义词:远亲、疏亲 反义词:近亲、直系亲属
“从孙甥”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从孙”和“甥”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描述亲属关系的词汇非常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一些较为复杂的亲属称谓逐渐减少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非常重要,亲属关系的描述非常详细。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一些较为疏远的亲属关系词汇逐渐淡出日常使用。
“从孙甥”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遥远和模糊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非常疏远的亲属关系。在现代社会,这样的关系往往不太被重视,但在某些传统或大家族中,仍可能有一定的情感联系。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从孙甥”这个词汇,除非是在参与家族谱系的研究或编纂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流转,从孙甥的笑声,穿越时空的回廊,回荡在古老的庭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家族聚会的画面,其中年轻的孩子们在玩耍,其中一个孩子可能是某个老人的从孙甥。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家族聚会时的欢声笑语。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从孙甥”的词汇,因为这涉及到非常具体的亲属关系。在英语中,可能需要用更复杂的描述来表达这种关系。
“从孙甥”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不太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亲属关系描述的细致和丰富。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家族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理解复杂的亲属关系。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孫,子之子曰孙。 、 《礼记·杂记》注-孙谓祖后者。 、 《尔雅》-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祖孙;重孙、 孙少爷、 孙囡、 孙儿;孙孙、 孙妇、 孙曾
3.
【甥】
(形声。从男,生声。本义:姐妹的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甥,谓我舅者,我谓之甥。 、 《释名》-舅谓姊妹之子曰甥。甥亦生也。出配他男而生,故其制字男傍作生也。 、 《国语·晋语》-青阳,方雷氏之甥也。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组词】
甥徒、 甥孙、 甥婿、 甥舅